山东省汽车维修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
时间:2019-11-08    作者:交通工程系

威海市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文件 

 

 

威文职专字〔2018〕10号                  签发:王喜杰

    

 

威海市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职业教育汽车维修名师工作室

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校企合作共建为路径,以车身修复、车身涂装项目为突破口,强化特色,培育专业优势,构建一支“名师引航、团队推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建设目标

以山东省示范性中职建设工程项目、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及威海市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为载体,修订完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名师示范引领,加强教育和科技创新,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促进专业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促进资源共享、协同研修、全员提升,优化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办学的美誉度。

三、建设内容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明确“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师德师风建设标准,“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培育优秀教师团队

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教育科研、技能大赛、社会服务等为抓手,突出名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帮携作用,以中青年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能手为骨干,开展团队培育工作。通过以校为主,校企结合,深入开展学习、交流、研究、合作,增强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结构合理、梯次有序、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技能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教学能手2人,优秀指导教师2人,奋力创建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

(三)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聚焦专业方向,优化资源配置,以车身修复、车身涂装为突破口,带动提升专业整体发展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修订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教材及数字化资源开发力度,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项目教学的深入推广。

(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名师工作室成员协同优势,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及研发活动,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推动名师工作室整体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五)强化协同研修与创新

与省内职业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开展团队研修和技能传授活动,开发优质研修资源,创新研修模式,实现中、高职团队教师研修合作的常态化,促进团队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教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协同提升。

(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工作实践、协同研修、培训等方式,强化指导队伍建设,培养技能过硬的优秀指导教师。服务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指导实施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发挥名师工作室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校际、校企协作,为企业职工培训和社区教育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四、预期效果

通过建设,强化专业特色,培育专业优势,推动专业与本地行业、企业紧密对接,促进资源共享、协同研修、全员提升,优化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一支“名师引航、团队推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专业办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预期效果如下:

(一)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培育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师德标兵1人,成员应至少获得1项校级以上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学生技能鉴定合格率达95%以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85%以上。

(二)教师团队建设方面

帮携6名以上青年教师,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成员参与建成省级教学团队1个,培养省、市级专业带头人1人,教学能手2人,优秀指导教师5人,奋力创建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

(三)专业教学改革方面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修订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期内,建成省级品牌专业1个,承担现代学徒制或校企一体化育人等省级及以上试点1项,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出版教材4本,开发校本教材7本,全面推行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物化成果主要包括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改革方案、理实一体化课例(教案、说课稿、课件、讲课视频)、校本课程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研究项目及论文等。

(四)教研科研活动方面

建设期内,至少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省级课题研究1项,市级课题研究2项,开发国家专利2项。

(五)协同研修与创新方面

创新研修模式,建立常态化的协同研修机制,建设协同研修资源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六)社会服务能力方面

发挥名师工作室服务功能,开展社会培训、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建设期内,开展师资培训不低于100人次;获信息化教学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省级以上奖项不低于1项,或指导学生大赛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项不低于1项;社会培训收入每年不低于10万元或社会培训100人次以上。

(七)特色创新

根据自身特点,从工作室运行模式、技艺技能创新、社会服务、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注重实效,总结出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力、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为保障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建设质量,促进资源共享、协同研修、全员提升,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将提出如下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在威海市教育局指导下,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组织保障领导工作小组和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人。

组织保障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王喜杰

副组长:滕永波 侯溪萍

组员:孙华明、王灵凌、王爱东、孙德升、冯志强、王德宝、杨百茹、孙厚红、侯桂松、王清秀

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小组

主持人:蔡新峰

成  员: 赵光、赵晓东、孙德升、丛波、曲明伟、王宝强、丁宪伟、吕黎明、卞翠荣、宋晓宁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作室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建设进度和质量的过程考核、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各资源库及精品课程等的建设进度与建设质量管理、师德师风与优秀教师团队建设、教师的培训提升管理、设备的调配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和使用等。

(二)经费管理

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经费由省财政结合中央财政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设项目国培资金给予支持,学校用自筹资金进行配套,工作室建设资金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并实行专项管理。

(三)名师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

负责人必须由长期从事该一线的教学工作、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负责组织协调团队和相关教师,明确建设目标和思路,系统设计团队组成结构和资源配置,制定建设规划和确定建设内容。

(四)加强学校督导

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名师工作室建设会议,总结交流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检查评议,并通报检查结果。

(五)促进网络平台建设

学校教务处要保证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正常运行,并能与“山东省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实现互联,共享课程资源,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学校网站设立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专栏,宣传工作室工作成果及建设情况。

(六)奖励政策

对参与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教师,学校在评优评先时给予政策倾斜,对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团队,申请教学、科研立项时给予政策优先,对名师工作室建设团队负责人和骨干成员,晋升职称时可优先考虑。

(七)其他

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要保证申报所使用的所有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保证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保证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六、经费预算及进度安排

项目

建设内容

日期

资金

(万元)

教师培育

师德师风、技能提升、企业实践、比赛指导能力提升

201801-201907

5

师德师风、技能提升、企业实践、比赛指导能力提升

201908-202012

3

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津贴、科研经费

201801-201907

5

兼职教师津贴、科研经费

201908-202012

4

教学改革

双燃料喷射系统

企业调研、校本课程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201801-201907

3

企业调研、校本课程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201908-202012

3

教科研

课题研究、发明创造、校企合作、技术革新

201801-201907

2

课题研究、发明创造、校企合作、技术革新

201908-202012

4

社会服务

汽修职教集团建设、社会培训、技能鉴定

201801-201907

2

汽修职教集团建设、社会培训、技能鉴定

201908-202012

2

 

 

威海市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8年11月3日

威海市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8年 11月3日印发